相关解读:《曲阳县2024年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相关部门:
《曲阳县2024年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曲阳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7日
曲阳县2024年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高质量推进我县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按照《保定市2024年民生工程专项工作方案》(保双创双服办〔2024〕1号)文件安排部署,根据《保定市2024年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方案》(保农居办〔2024〕1号)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安排部署,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原则,优先支持和美乡村示范村、示范带和“23·7”灾后恢复重建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科学稳妥,确保“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努力推进全县农村厕所愿改尽改、应改尽改,促进农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二、任务目标和资金来源
2024年,全县改造农村卫生户厕700座,建设农村公厕16座,恢复重建粪污处理站3座。资金来源主要为省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及县级配套资金。同时,积极引导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厕所改造,鼓励采取群众自建、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等多种工作推进方式,合理保障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建设实施。
(一)积极推进农村厕所新建。一是积极推进农村户厕新建。按照“应改尽改、愿改尽改”原则,积极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区、示范带、和美乡村创建村的农村厕所改造,积极引导农户优化改厕布局,实现厕所退街进院或入室,率先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厕所改造全面进行。推广规范化施工,严格产品质量、施工建设、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二是科学推进农村公厕新建。以水冲式卫生厕所为主,合理布局公厕建设,优先选择人口聚集度高和流动人口多的村庄,科学选址、有序推进、按需建设,避免建而不用、造成浪费。已有公厕为旱厕的,根据实际条件改为水冲式厕所。有户厕传统设置在院外且院内未留厕所空间的村庄,可规划拆除院外散乱厕所,合理布局建设公共厕所,保障农民如厕需求。三是有序建设旅游厕所。落实《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着力推动景区厕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排查景区旅游厕所缺口,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二)全面推进“23·7”灾后农村厕所修缮重建。落实《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方案》,按照《农村厕所灾后修缮、重建处置规程》,对彻底损毁的户厕优先安排重建,对彻底损毁的公厕进行择址新建;对厕具、厕屋部分损毁的户厕和公厕,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对损毁的厕所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恢复重建,保障灾区村民正常如厕。
(三)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围绕发挥“五项机制”作用,深化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厕所维护运行模式,优化机制措施,强化对第三方公司的监管,不断推动管护质量提升。
三、建设标准
严格落实国家《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国卫办规划函〔2019〕667号)《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指导手册》文件要求,要达到有墙、有顶、化粪池不渗漏(根据具体厕屋形状及风俗习惯可以不设门窗),农村户厕改造要做到退街进院,有条件的入户。确保新(重)建厕所技术模式适宜、产品质量合格、施工过程规范、后期管护到位,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
四、补助类型及标准
我县农村厕所改造采取奖补方式。农村户厕改造在上级奖补资金的基础上,不足部分以县财政为主,农户自筹和出工出劳为辅。农村公厕改造提升奖补资金来源为省级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新建农村公厕奖补资金以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为主。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分类给予奖补。
(一)低标准农村厕所巩固提升标准与奖补金额。按照户厕建设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对厕所进行整改提升。整改便器:更换便器(含排气管)奖补400元,男女两个厕屋整改两个便器(含排气管)奖补800元;整改冲水桶:安装新冲水桶奖补400元。整改化粪池:改造化粪池(含排气管)奖补800元。整改厕屋:每整改一座厕屋(含门)奖补资金800元。多项整改提升只奖补其中一项。
(二)农户自建厕所完善提升标准与奖补金额。农村自建厕所达到卫生厕所标准,验收合格后奖补资金800元。
(三)农村户厕新建标准与奖补金额。新建厕所必须有相应的厕屋,即有墙、有顶,达到使用基本要求,否则不予补贴。补贴对地下部分进行。
1.水冲卫生厕所建设标准与奖补金额。有水冲便器,化粪池一格或多格、容积大于1.5m?、密闭无渗漏,设置抽粪口和排气管。奖补金额:1500元/座。
2.山区村卫生旱厕。有符合标准的便器、化粪池容积大于1.5m?、密闭无渗漏,设置抽粪口和排气管。奖补金额:1500元/座。
3.农户双厕补贴标准与补贴金额。新建男女两个厕屋、一个化粪池的厕所,达到建设标准的,除享受新(改)建厕所奖补外,第二套便器奖补资金200元/座。
(四)农村公厕新建标准与奖补金额。符合《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GB/T 38353-2019),奖补金额:5万元/座。已有公厕为旱厕的,根据实际条件整改提升为水冲式厕所,奖补金额:2万元/座。
(五)恢复重建粪污处理站建设标准与补贴金额。按照建设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损毁的厕所粪污处理站进行恢复重建,利用省级资金据实进行补贴。
(六)厕具采购。厕具选择根据实际改造类型确定,对产品的选择由乡镇把关,严格审查供货企业资质,抽检所供货物质量;要立足实际,结合农户意愿,选择质量标准高、信誉有保证的供货企业;选定后,报县人居办备案,以备抽查建档。
五、进度安排
(一)安排部署(3月底前)。制定本年度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进度,同步筹措资金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施工建设(4—10月)。各乡镇组织开展集中施工,强化督导检查,注重示范引领,推进工作落实落地。
(三)验收评估(11—12月)。采取县乡村三级验收的方式组织验收、并根据验收情况查漏补缺、限期整改,确保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既是农村改厕的责任主体,也是长效管护机制建设运行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把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工作协调、组织推动、具体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村级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联系农户、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推动农村厕所改造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政策支持。省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按要求用于农村改厕;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可以用于和美乡村重点创建村农村户厕地下部分予以补助;将农村改厕经费和管护运维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依据农村改厕工作情况,明确投入标准,实行专款专用。按照“政府适度补贴、企业微利运营、农户适当付费”的原则,建立“五项机制”经费保障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改厕。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广泛发动群众,激发农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强化改厕质量。将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在改厕工作中,要以改善民生为基本标准,深入落实底线标准,改厕是改陋习、促环境提升,在严把质量关口的同时,要立足实际,既要尊重农户意愿,也要适应形势要求,确保厕所利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