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北岳庙碑记诗文辑录(三) |
|
|
十四、董学《巡曲阳感书于祠》 巡曲阳感书于祠 观风冀北谒玄宮,感事伤心思独忡。 松柏郁葱灵祠古,人民凋落故园空。 虞廷飞石形犹在,唐观甜泉泽巳穷。 愿祝恒神司鉴赫,提撕民牧效微忠。
嘉靖甲子仲秋海昌愚斋董学书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诗中可见其对上之忠心,对下之怜悯,字字句句即提醒地方长官关心民生,又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 明嘉靖甲子(1564年)仲秋立碑,高243cm,宽88cm,厚22cm,楷书,完好。董学诗并书。字愚斋,海宁人,嘉靖丙辰进士,后为巡按直隶览察御史,书体端庄周正,7行,满行15字。现存北岳庙三山门内东侧南。
十五、宋岳《谒北岳祠奉祷》
谒北岳祠奉祷 越人宋岳 帝在恒阳俯百神,瞻依端为尔冠绅。 千年庙貌灵光迥,历代词章纪颂真。 飞石到山谁羽翼,御炉飘篆杂星辰。 小臣雍肃频祈祷,愿□清风却虏尘。
诗人自称小臣,官职虽小亦可频频祈愿,哪怕是小家小户,小商小贩,都有祈愿的权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皆乃历朝历代万民之愿。 原碑现已不存,今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何出光撰《北岳庙集》抄录。
十六、刘应节《谒北岳庙二首》 谒北岳庙二首 北海刘应节 一 大茂石飞向帝州,曲阳宫殿肃清幽。 山含灵气常多雨,风入边声报早秋。 冀野关河盘地转,玄天星纬抱云流。 圣朝礼乐仍虞典,不用登封五岳头。 二 黑帝高临大一都,登坛玉陛照金铺。 明堂禋祀还今古,鬼壁威灵信有无。 东望云霞飞紫凤,北来烽火诵蜚狐。 筹边谩道兵车力,海岳千年是壮图。
诗人不仅仅是诗人,更是上阵杀敌的英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形成每个人不同的诗风。有的戎马一生,有的颠沛流离,有的富贵无忧......刘应节即是戎马一生的人,诗无俗气,媚气,而是一身正气。“筹边谩道兵车力,海岳千年是壮图”,即是他的精神之写照。 原碑现已不存,今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何出光撰《北岳庙集》抄录。 刘应节(1517~1591),今山东潍坊人,字子和,号白川,邢部尚书。《明史》卷二百二十有《刘应节传》。《 山堂别集》《谭襄敏奏议》《大清一统志》《畿辅通志》《春明梦余论》等均有其相关记载。万历十九年去世后,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其为太子少保。 十七、陈幼学、赵岱诗《题岳庙灵芝有序》赵岱书 予以简刑抵曲阳,瞻拜北岳庙,见所谓飞石者,业心异之。未几,而□生庙旁,其色黄,稍带轻红,层层如云,可爱也。匪休曷征乎!时邑令为东鲁赵君,多善政,□归美云第。予向不习诗,此为生平第一。章无论不解推敲,且不知叶韵与否,凡我大方,幸勿见哂: 北岳祠临粉堞开,雕阑崇构亦奇哉。 惊闻飞石从天下,喜见灵芝产庙来。 紫蒂挺芳分藻井,金英叠秀映蓂阶。 知君卓鲁能平格,岐麦嘉禾正未涯。 钦差审录北直隶刑部山西清吏司主事无锡陈幼学谨识 锡山筠塘陈公奉钦命恤刑畿辅,驻节恒山之阳,越翼日,谒庙;越又十有九日,芝草生于庙之庑旁,和气致祥,语不虚耳。公为咏谦不自居,岱敢步前韵,用纪盛美,要之白雪阳春之调,又□难为和也: 先风仪导羽旗开,紫气遥瞻亦异哉。 仁厚溢从法外觅,灵根符向庙中来。 金枝夜露瀼商岭,玉叶仙霞翳汉阶。 征验卜年延圣祚,夔龙会集更无涯。 万历二十九年八月吉旦文林郎、知曲阳县事平阴赵岱顿首拜书 此为明朝陈幼学、赵岱二人的唱和诗,前首为陈幼学作,后一首为赵岱作,通篇为赵代书。记录了在拜谒北岳庙时两次发现门口长有灵芝,因其名贵难得,不易生长,却偏偏长势良好,黄中微红,层层如云,十分可爱。作者感到这是天降之祥瑞,国安民康之兆,歌颂明朝统治政清人和。 碑高235 cm、宽85cm。无碑额。碑文楷书。16行,满行35字。有断裂缺字。刻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赵岱所作。现存于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西昭福门北碑亭内。赵岱,平阴(今山东济南平阴县)人。曾任知县。《山东通志》有载。陈幼学(1540~1624),字志行,无锡人。《明史》卷二百八十一《循吏列传》、《东林列传》卷十六均有其记载。赵岱,平阴(今山东济南平阴县)人。曾任知县。《山东通志》有载。
十八、傅振商《礼岳庙》《北岳画鬼》《岳庙飞石》 礼岳庙 平揖诸岳独称雄,危项高撑黑帝宫。 揽胜藏符余伯气,问奇飞石卧秋风。 灵泉漱玉鸣幽洞,药草含芬秀碧丛。 欲乞真形弄山色,峰头长啸对空蒙。 又 崔嵬碧殿锁秋光,位列王公镇北方。 星拱昴垣朝帝座,影迴天险压龙荒。 闲稽灵洞迹纷布,欲访升仙信渺茫。 顾我乘骢周岳祀,移文应不妒行藏。 岳庙画鬼 黄花寺壁几争雄,灵鬼丹青炫不穷。 莫羡狰狞随绝笔,人心魑魅更称工。 岳庙飞石 摧残片石掩孤青,大茂飞来似不经。 岂是借奇留胜迹,重瞳原自护山灵。
万历庚戌岁仲秋吉日汝南傅振商书
四首诗描写了北岳的雄奇,殿宇的弘大,壁画丹青,灵鬼护祐,飞石留迹,二遇舜帝,兆示太平。明代繁祀活动之频,为历代之最,这大概是明碑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立于万历庚戌岁(1610年),高229cm,宽91cm,厚25 cm,无碑额,楷书。傅振商诗并书,11行,满行 28 字,碑文共四首诗,《礼北岳》二首,《岳庙画鬼》《岳庙飞石》各一首。现存北岳庙东碑廊,保存完好。傅振商长于翰墨,又善属文,编著有《爱鼎堂文集》四十卷、《杜诗分类》五卷、《古论元著》八卷等传世。史载:补大理寺丞,转右少卿,迁太常寺卿,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尚书。病故后赠太子太保。
十九、《苦海慈航》 无法辨识,此碑刻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碑文楷书。高143cm,宽72cm,厚13.5cm。七言律诗十首。宣扬佛教以慈悲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之脱离苦海;劝诫世人,一心向善,远离人生苦海。 二十、谢鉴礼《苏东坡临江仙、行香子、满庭芳》 临江仙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丽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厌求。东皇不拘束,肯为使君留。 半亩山人方塘临于恒阳官舍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方塘临 满庭芳·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三首词中,其中《行香子》是苏轼游览曲阳城西自然名胜济窦岩后所作,并留下摩崖刻石“浮休”二字。北宋文坛领秀苏轼能游览曲阳并留下词章文稿,为曲阳之幸事。其诗风清新豪健,独是风格。尤其《行香子》为曲阳人茶余饭后朗朗之上口之词。不管世事如梦,人生秋凉,逆旅行人,柱杖吟啸尔。这种豁达,为多数世人望尘莫及。苏轼有《北岳祈雨祝文》、《中山松醪赋》、《春祈北岳祝文》、《告五岳祝文》等有关北岳的文章传世。 双碑阴阳刻字面,光绪十九年(1893年)知县谢鉴礼书。高125cm,宽78cm,厚19cm,刻苏轼(正面)《临江仙》和《行香子》,(背面)《满庭芳》,行楷,完好。 二十一、黄瓒明《谒岳庙诗》 据《清代贡生名录》第二十卷清贡生(一)[顺治朝]载:“黄瓒明,江阴人,字瑟躬。戊子恩贡,湖南长沙府同知。”疑为此人。 无法辨识,此碑刻于清代,碑文草书,高127cm,宽59cm,厚20.5cm。已风化。作者拜谒北岳庙后题写的抒情诗。 (注:因部分碑文磨损,无法辨识文字,所以用□替代。)
(作者:杨丽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