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曲阳——王平 |
|
|
组建晋察冀第三军分区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聂荣臻司令员率军区领导机关从山西五台移到阜平县城。我向聂荣臻司令员详细地汇报了到阜平以来,一个多月间各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聂司令员听完以后,非常高兴,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把在阜平(的)筹款四万五千元,留给聂司令员两万元,给晋察冀临时省委五千元。另外把阜平警卫营留下一个连保卫军区机关。我们把军分区机关搬到曲阳县灵山镇,驻在外号叫庞拐子的大地主的几个大院里。 军分区司令部最初组建时干部比较缺乏,组织很不健全。当时我们任命完县原县大队长刘少伯为参谋长,并不是想重用他,目的是把他调离,以便改编他的大队。后来因他有通敌嫌疑送回原籍被处决。参谋处有秘书佟静、郑景先、苏祝三、刘清堂、杜化仁等;机要科长谭寿生,有罗荣桓主任留下的一部电台和五六名机要人员;管理科有副科长陈守田和管理员、司务长等十几人。一直到一九三八年六月司令部机构才充实健全,作战科长姚之一、侦察科长刘清堂、教育科长王铁城、通讯科长戴金海、机要科长谭寿生,参谋若干人。 军分区政治部吸收了阜平“动委会”一部分骨干入伍,人员组织比较健全。邱先通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设组织科,科长先由邱先通兼,后佟静;宣传科长韩德三,后李荒;民运科长李博元;干教科长王龙文;锄奸科科长杨廷章;敌工科科长王文。直属队党总支书记陈一鸣。政治部还设收音员,负责收听新闻广播。当时,政治部的任务很重,开辟根据地初期的大量群众工作主要由他们来做。 军分区政治部一组建就组织了一个宣传队,队长耿翼洲、后霍嘉霖,副队长赵辛培、后李树楷,政治指导员陈镜吾。宣传员有二十余人。以后逐渐扩大,分为歌舞队、戏剧队、艺术组,达到五十人左右。到一九三八年冬改为冲锋剧社,霍嘉霖任社长,陈陇任副社长,增设音乐队,全剧社发展到一百一十余人。 军分区供给部初成立时,只有副部长陈守田和庞占双、邢竹三、胡展民、孙云生、冯昌隆、苗玉田(李潜)等几名干部。他们负责保障军分区直属队的供应,人员少,工作十分繁忙。各大队自筹自给,由当地“动委会”协助供给,粮款百分之九十派缴大户。枪枝大部分是从民间收上来的,大多数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扔掉的;一部分是缴自土匪和地主武装的。一九三八年军分区供给部人员增加到五十余人,部下设科。供给部长肖直久、后梁玉振,政委郝玉民。会计科长庞占双,粮秣科长邢竹三,军需科长胡展民、后冯昌隆,军械科长孙云生,出纳科长庞忆昔。并成立监护辎重连(三个排)共一百余人。下属单位也逐渐增多。从清苑县请来修械师汪金满,成立修械所,汪任所长,以两台修械机床起家,发展到包括木工、铁工、机工、枪工一百余人。开始由唐县裁缝工方师傅、曲阳县陈师傅夫妇等自带缝纫机组成被服组,以后逐步发展成拥有缝纫机一百五十余台,陆续建立了染厂、鞋厂、织带厂、炸药厂。一九三八年初,部队实行口粮、菜金、津贴临时标准,粮食每人每天一斤半,菜金每人每天五角钱。但这个标准基本上没有执行,仍然是随吃随要,“动委会”随要随给。部队津贴费不分新老战士每人每次发一元,连排干部两元,营团干部三元,师以上干部五元,作为零用钱。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停止各部队就地征粮筹款。部队给养、生活费用,被装和军械弹药等军用物资,由边区政府统一发放。 军分区卫生部最初有部长尹明亮,医生王维汉、马振华和一个看护排、一个担架排。以后设立了孙峰为科长的医务科和管理科。各大队都设卫生队,有医生、看护和担架排。一九三九年成立后方医院,院长孙峰、副院长杨根,下设三个休养所。卫生部通过举办看护、卫生日、医助和司药调剂等训练班,为部队培养了许多医务药务骨干。 军分区直属队有一个警卫特务营,营长罗祖生、政委赵乃禾。全营共有三个连,第一连是警卫连,第二连是骑兵连,第三连是特务连。以后又扩编了警卫二连、工兵连、通讯连、自行车侦察排。 司、政、供、卫四大机关和直属队组成以后,我们首先抓机关的建设,建立各种制度,进行军政教育,如制式教练,武器使用,早晚点名、查铺、查哨,请假制度;建立党的支部、小组,发展党员和会议汇报制度,使机关为各大队做出榜样。 年底,晋察冀军区决定各军分区所属部队编为支队(师),辖三至四个大队(团),每个大队辖三至四个中队(营),每个中队辖四个连。第三军分区部队改为第四支队,所有军人佩戴白底蓝框的“独四D”的臂章。 …… 在成立晋察冀军区以后,北方局将晋察冀临时省委改为晋察冀省委,十一月中句由黄敬任书记,省委机关设在阜平。各地相继成立了和军事区相适应的特委,县以下各级党的组织也先后建立起来。不久,为适应根据地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又将晋察冀省委改为晋察冀区党委和冀中党委,刘澜涛为晋察冀区党委书记、黄敬为冀中区党委书记。军分区建立之后,地方也先后建立了与军分区相适的地方党政组织。当时地委不公开,对外叫民运部。第三分区地委书记(部长)是厉男、副书记刘杰,我是地委常委。不久厉男调走,刘杰接任。地委机关设在曲阳朱家峪。 1937年王平摄于曲阳县灵山村
注:本文节选自《王平回忆录》。 【王平简介】王平(1907—1998),湖北阳新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省委军事部部长兼阜平县动委会主任、县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政委,1944年任冀晋军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岳军区政委兼华北军区一纵队政委,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以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十三届中 顾委常委。 曲阳县委党史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