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紧紧围绕便民规范精准高效目标,强力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全县医疗保障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第一阶段医保信息化标准化考核全市排名第一。
一、围绕“便民”推进信息化,让群众办事更顺畅
一是实现医保“码”上办理。 参保人凭借医保电子凭证通过扫码即可完成身份识别、缴费、取药等环节,减少排队等候,避免找零,实现“码”上办理。全县487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全部完成了医保电子凭证接口改造,同时为参保群众激活并引导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截至目前,全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451998人,激活率为91.61%,结算占比达到49.41%。二是实现医保“刷脸”支付。以配备“医保综合终端”为基础,让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时“不刷卡、不扫码、不输密码”,仅靠“刷脸”就能轻松办理相关就医流程,缩短了就诊、购药的等待时间。截至目前,已配备医保刷脸设备517台并开通了刷脸结算功能,占比达27.91%。三是让医药服务更可及。打破定点医疗机构处方垄断,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促进医疗机构处方向门诊统筹定点药店流转。患者在医院就诊,无需携带纸质处方,可以直接到门诊统筹定点药店取药结算报销。目前,全县419家定点医疗机构可实现电子处方对外流转,4家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可接收电子处方,完成购药报销。四是深化信息平台应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异地就医备案、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慢性病审批等医保业务均实现网上办理。参保群众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河北省医保公共服务平台个人网厅、河北税务、曲阳县医疗保障局公众号等渠道即可办理,真正实现了让人“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二、围绕“规范”推进信息化,使工作标准更统一
一是率先完成医保标准化贯标工作。对全县45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HIS系统改造,原来各不相同的医保编码,对照国家15项医保业务标准编码贯标逐家进行整改,实行逐家盯办,并率先通过了省局审核,实现了全流程带码应用。二是做好编码平台协议维护工作。定期“全覆盖、无遗漏”地在国家医保编码动态维护平台中更新维护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做到编码平台与省平台有效协议定点数据“动态一致”,为医保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医保数据支撑。三是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指导帮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相关接口改造开发,督导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接口开发。2023年4月,曲阳第一医院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医保电子凭证在挂号、诊间、取药、取报告等场景的全流程应用,患者可凭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办”,方便了参保群众线上就医。
三、围绕“精准”推进信息化,让基金监管更高效。
一是基金监管主动靠前,确保精准监督。全力推行智能监控系统,动态记录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和参保人员就医行为,推行医保监管事前提醒,同时监控医疗服务、医疗费用的真实性,推动医保监管事中预警。目前全县45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事前、事中监管全覆盖。自2023年以来,事前提醒累计分析就诊26644人次,事中预警累计分析就诊77042人次。二是应用智能查床系统,防止恶意骗保。充分运用防挂床智能监管系统,定期不定期发布查床任务,对定点医疗机构虚假住院、“挂床”住院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远程监控。2023年以来,共实现线上查床7万余次,大幅解决了基金监管人手不够、效率不高、精确度不够等问题,提高基金监管质量和效能。三是运用智能系统规则,筛查疑点数据。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初审、复审、合议、补差、关闭5个环节的闭合式审核流程,完成对每一条疑点数据筛查,形成全流程审核,高效精准地对结算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提升基金监管效率。2023年以来,共审核疑点数据43061条,确认违规7395条,追回违规资金37.7万元,扣款金额在我市位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