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召开专题会,镇、村两级干部大会,详细传达上级防汛抗旱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成立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防汛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把防汛任务分解到每个乡村干部,各村也成立相应组织。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班子成员带队,镇、村干部分组分片对全镇范围内河道沟渠、低洼地带、危旧漏房及易倒塌树木、电杆、广告牌等进行全方位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分类处置。排查期间,共发现低洼处住房150多处,发放转移明白卡150张;疏导淤积河道0.5千米;树立河道池塘警示标识92个。 三是完善备汛措施。镇、村两级分别成立防汛抢险应急分队,开展防汛应急演练,镇应急分队20 人,每村常备队、后备队20 人,由村书记带队,配备小喇叭、铜锣、编织袋、救生衣、铁锹等防汛物资,一旦突发险情,第一时间保障到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明白纸、悬挂条幅等形式宣传防汛知识,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报送和灾情数据核查工作,认真研判,确保收到重要险情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