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方志曲阳
【志载曲阳】 人物传—杨敬之
发布时间:2020-04-10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字体: 打印

 

杨敬之1912.06-2004.04),文德村人,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到山西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工作。1938119466月,在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工作,任副技师、技师。19467月转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任荐任技士。19471月赴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地质系进修,学习微体古生物学。19486月获硕士学位,同年8-11月在华盛顿美国自然博物馆观摩标本。同年底回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

19515月,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成立,杨任该所研究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1962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古生物研究所和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56年,其《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与人合著)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8-1978年被选为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和1979年被推选担任全国地层委员会石炭系副组长和组长。1962-1984年被选为江苏省地质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63年,杨敬之出席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19651980年先后到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在联邦德国代表中国科学院商谈两国间有关地质古生物合作项目。1968年在国际苔藓动物协会首届会议上被推荐为会员。1972年起任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青藏科学考察项目课题负责人。编辑《珠穆朗玛峰古生物志》第一、二、三册。主编《西藏古生物》第三、四、五分册。该书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同年《中国各纪地层及地层说明书》(与人合著)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979年1984年两次当选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1980-1984年被选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起为名誉委员。1981年被聘为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中国标准化石》(与人合著)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出席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大会,被推选为石炭系内部分界工作组成员及国际石炭纪会议常设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19878月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在会上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1986年被聘为《青藏高原(横断部分)科学考察丛书》顾问。他带头研究湖南泥盆纪及石炭纪苔藓虫动物,建立了较完整的苔藓动物的地层分布序列及中国二叠纪苔藓虫地理分布和区划。在研究珠穆朗玛峰苔藓虫时,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三叠纪苔藓虫。他认真研究华南志留纪和泥盆纪层孔虫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并在西藏定日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拟层孔虫。1989年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1990年《湖南中部泥盆世及早石炭世苔藓动物》(与人合著)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他参加编著的《青藏高原研究》丛书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还编写了《中国石炭系》《中国苔藓虫》《中国层孔虫》及《广西中东部泥盆纪层孔虫》等专著。期间,他为国家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足迹遍及辽、吉、黑、晋、鲁、冀、川、黔、鄂、赣、湘、桂、粤等13个省区。对本溪、犍为、青衣江南流域的煤,广元长时的铁,旺苍的石棉,彭山的芒硝及嘉陵江流域的砂金等都曾作过详尽的报道和研究。在陈述彭主编的《地球系统科:中国进展·世纪展望》(1998年出版)一书中,他为其撰写了古生物学条目。2001年,他在《微体古生物学报》上发表了《今日古生物之我见》一文。

他从事地质古生物学术研究历时50余年,先后发表地层古生物论文近百篇,并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还培养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10多名,不少已成为中外著名古生物学家。

2004430日,杨敬之病逝。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曲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2-4212301 邮箱:xinxike999@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63402000055号 冀icp备08102160号-2 网站标识码:13063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