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载曲阳】 人物传—葛振林 |
|
|
葛振林(1917.08-2005.03),喜峪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举世闻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1941年8月24日,日寇调集7万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北岳区易县一带。葛振林所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担负当地兵工厂和粮食、弹药、被服仓库及在“反扫荡”中转移到该地的易县、涞源、徐水、满城等县抗日政府机关的保卫任务。9月23日,2500余名日伪军向易县狼牙山一线围剿,时八路军一团主力已调回军区机关,只剩下葛振林所在七连和民兵坚持斗争。七连和民兵用阻击战和伏击战拖住日军,掩护军区和抗日政府机关及群众转移。9月2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七连阵地猛攻,葛振林所在连队英勇还击,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冲锋。9月25日清晨,日军企图包抄转移的抗日机关及群众,七连决定留葛振林所在的六班狙击敌人,其余兵力掩护抗日机关和群众撤退。天亮时,担任六班副班长的葛振林发现日军向部队撤离方向行进,便同班长马宝玉和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富才一道向敌人射击,迫使日军调转行进方向,将日军引诱到狼牙山主峰棋盘坨,使机关群众安全转移。敌军集中火力连续向棋盘坨猛攻,均被他们打退,击毙日军50余人。弹药用尽后,他们用石块向日军还击,最后将枪支砸碎,纵身跳下悬崖。当日军冲上山顶后,面对五人的跳崖壮举,列队向五人跳崖处三度折腰。马宝玉、胡德林、胡富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半山腰树杈挂住,被当地村民于药夫所救。 狼牙山五勇士舍身跳崖的英雄事迹在晋察冀军区、边区产生巨大影响。《晋察冀日报》发表了《棋盘坨上的五个“神兵”》的通讯。1941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命令,将五战士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晋察冀军区在五勇士跳崖的地方修建“三烈士纪念塔”。1959年,重修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塔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的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建国后,五勇士事迹被拍摄成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其故事编入小学语文课本。 葛振林一生戎马生涯,历任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兵役局副局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他全身多处负伤,为三等甲级伤残。1941年9月被晋察冀军区授予 “民族英雄奖章”“青年奖章”各一枚。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81年7月离职(副师级待遇)。1982年离休后,先后应邀到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他作报告从不吃请,并叮嘱邀请方:“你们也别以我的名义吃喝,有那个饭钱可以给娃们买多少书啊”。1983年提高为正师级离休干部。1986年,应邀回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参加“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并与当年救命恩人相遇。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并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1991年被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他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接见。1984年,中央军委授予他金质“红旗勋章”一枚。1995年,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受到江泽民主席、杨成武上将、聂荣臻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湖南省衡阳市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