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民兵抗日斗争(一) |
|
|
抗日战争时期,曲阳县广大民兵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交战多种形式,灵活机动地打击日本侵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规部队的军事行动,涌现出李殿冰、闫进忠、韩长海、刘新庆等可歌可泣的民兵战斗英雄。 王三多巧取敌情报 1940年11月9日,小口头村游击队员王三多被抓去护送一日军军官,当日军军官骑马过河时,王三多巧妙获取日军官一个皮包,迅速送到第三军分区,随即转送晋察冀军区。皮包内放有敌人用日文写成的作战计划,这一重要军事情报对抗日军民当年冬季反“扫荡”起了重要作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笔写信表扬了王三多,并奖给他一把小手枪。 民兵“三把斧”抗日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南部东邸村民兵李登福、王纪福、董铁福同日军作战机智勇敢,名闻遐迩,因三人的名字都有一个“福”字,故人称他们为砍向敌人的“三把斧(福)”。1939年3月,“三把斧”来到新乐县三里楼台,趁伪警备队员接班时,赤手空拳夺得手枪两支。1941年10月底,伪警察所长李敬哲(野北惨案策划者之一)窜到晓林炮楼,扬言要晓林一带“学学野北”,县委决定让董铁福除掉他。一天清晨,李走出据点散步,买豆腐脑吃,卖豆腐脑的人把他引到僻静处,埋伏在那里的董铁福及两名民兵对准蹲在地上吃豆腐脑的李敬哲“叭叭”两枪,将罪恶多端的李敬哲击毙。1942年1月,东邸村炮楼押来两名新乐县的抗日干部,区委得知情况后安排李登福设法营救。李化装成民夫混进炮楼,发现两名干部被关押在炮楼附近的一间小屋内,李趁哨兵中午吃饭的机会悄悄钻进 屋,给两名干部松了绑,让其化装成民夫逃出炮楼。5月10日,区小队得知东邸村炮楼伪军发饷后正在赌钱,当晚,李登福让一名游击队员化装成赌棍到炮楼同敌人玩牌,让另一名民兵上楼收拾枪支,李同区小队冲进赌场,赌兴正浓的19名伪军全部被俘,缴获大枪9支。1943年1月,县委指示统一行动,武装打击日伪集市。13日,王纪福背着破口袋,腰里别着手枪,走进西羊平大集。他见一名日本士兵正买柿子,边挑边骂。王纪福藏在一边,一枪把鬼子击毙,趁混乱之机撤出集市。之后,“三把斧”又在西羊平集市击毙一个调戏妇女的敌兵和一个化装侦探的日本特务。 野北民兵赤手空拳端炮楼 野北村北4华里处的山头上有日军一座炮楼,常驻日兵10余名,凭着地势险要,控制着通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的大道,给抗日军政人员的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炮楼的敌人还经常伙同灵山据点的敌人扫荡附近村庄,野北村的民兵决定端掉这座炮楼。1942年12月初,野北炮楼的大部敌人到灵山据点运物资,只剩1名日军副班长和1名日军士兵看守炮楼。野北民兵得知情况后,刘建丑、刘东锁等6名游击队员,两名背柴,两名抬水,一名装成伪村长,另外一名扮成民夫,手里提着酒肉来到炮楼前,日军副班长见是送柴、水的,又有酒肉,就开门放他们进了炮楼。游击队员们进去放下柴、水后,以要赏烟为名,随两名日兵登上炮楼。日军副班长忙着准备喝酒的东西,日军士兵到小伙房去切肉。游击队员刘建丑带两名队员尾随日军士兵到小伙房,趁其切肉不防之机,抱住他的一条腿使劲一拉,一队员迅速将其按住,另一队员抄起菜刀砍向其脖子,又一擀面杖结果了他的性命。与此同时,刘东锁带另两名队员对付日军副班长,正欲夺门而逃的日军副班长被刘建丑3人挡住,一队员将其拦腰一抱,大家一起动手用擀面杖将其击毙。6名游击队员不费一枪一弹仅用20分钟端下野北炮楼,缴获六0炮1门、大枪1支、军毯32条、军被7条。最后将炮楼点燃。 尖地角民兵游击战 1943年秋,日伪军集结4万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毁灭扫荡”,曲阳北部尖地角村李殿冰民兵小组凭借山丘密林,与敌周旋3个多月,机动灵活打击敌人,取得辉煌战果。9月16日,1700多名日军进山“扫荡”,与正在监视日伪军行动的李殿冰相遇,李佯装解手,混入日伪军所抓民夫之中,探听到敌人要去偷袭三分区二团驻地武家湾,他立即脱身返回本村,又看到另一股敌人顺村北蝎子沟东去,要从另一个方向夹击武家湾。他迅速带上游击组员董四、董长庆、董墨连翻越六七里山路赶到武家湾报信。此时二团已得讯转移。李殿冰决定利用敌人“分围合击”的战术引敌自打,当即与武家湾游击小组商定好撤退路线。组织群众转移后,李殿冰和董四在村南、董长庆和董墨连在村北各占据有力地形埋伏好。天快黑时,北边敌行至村口,董长庆两人猛烈开火,连打边撤,引敌入村。这时,村南日伪军也逼近村口,李殿冰两人扔一阵手榴弹、打一阵枪。村南敌人遇到阻击,又见村北枪声大作,便向村内猛攻,李殿冰4人迅速从两股敌人夹缝中撤出,转移到村北山头上。因天黑看不清楚,两股敌人猛烈交火,北边敌人最后被南边敌人逼进山沟。李殿冰小组与武家湾游击小组趁机向其后开火,北面敌人以为中八路军主力埋伏,集中火力向南猛打,直打到深夜方知上当。次日,日伪军向尖地角村反扑,李殿冰把群众转移到山里,又带领游击组员在东石门、北中佐、尖地角几个村中布下地雷阵,然后隐蔽在尖地角村西边山头上。中午时分,日军行至东石门,两个地雷“轰轰”炸响,4名日兵和1匹马被炸死。行至尖地角村东口,敌人怕踩响地雷,畏畏缩缩不敢进村。日军大队长站在东山坡上举起望远镜四处张望,李殿冰一枪击中其左臂,日军大队长气急败坏指挥士兵大举进村。刚到村东河滩,西山上李殿冰等一齐开火,日伪军慌忙隐蔽还击,不料正入地雷阵,连环雷、子母雷一齐炸响,三四名被炸衣服着火的日伪士兵跑到井台打水灭火,提起水桶拉发雷又炸响,敌人被炸死炸伤54名。等敌攻上西山头时,游击小组又在东山打起枪来,等敌人回头攻上东山时,又已不见民兵踪影。18日,日伪军“驻地清剿搜山”,在爪子沟抓捕16名妇女、小孩,带回尖地角村。当夜,李殿冰联合附近各村游击小组分两组摸下山,一组在村南佯攻,等敌到村南仓促应战时,李殿冰带另一小组从村北摸进村,把被捕乡亲全部解救出来。20日,在北中佐、口头“清剿”的日伪军撤回临时据点范家庄村,途经计都石村抗尔沟时,遭尖地角和计都石两村游击小组伏击,敌死伤37人。在3个月的反“扫荡”行动中,尖地角民兵游击组单独与敌作战27次,打伤打死日伪军267名,缴获大枪3支、电话3部、牲口47头。尖地角游击组这种即打即散、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被誉为“北岳麻雀战”。 (根据《曲阳县志》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