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里的定窑(二) |
|
|
21、(元)蒋祈《陶记》: 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瑕,用语鬻于它所,皆有饶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磁,龙泉青秘,相竞奇矣。
22、(元)苏天爵《滋溪文稿》: (曲阳)邑陶缥瓷,岁贡有常,是年,色幻为赤,奇异可玩。公曰:“礼,奇器不入宫,今若输之,是求媚也。朝廷若复欲之,民何由致?”悉毁而瘗之,人服其识。 23、(明)曹昭《格古要论》: 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泪痕者是真,画花者最佳,素者亦好,亦有锈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对者,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2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凡白土日垩土, 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门。 25、(明)谷应泰《博物要览》: 元时,彭君(均)宝仿定窑烧于霍州者,名曰霍窑,又曰彭窑。效古定折腰制者甚工,土骨细白,凡口皆滑,惟欠润泽,且质极脆。 26、(明)申时行《大明会典》: 宣德年间题准光橡禄寺每年所需酒缸、瓶、罈分派河南布政司,除钧、磁二州外,真定府曲阳县酒缸百十七只,十瓶罈四千二百七十四个,七瓶罈六千百个,五瓶罈六千二百四十个, 酒瓶一万三百四十一个,每年烧造解寺应用,又嘉靖三十二年题准, 曲阳县缸瓶共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五件。 27、(明)冯梦龙《全像古今小说》: 他那卖酸馅架儿上一个大金丝罐,是定州中山府窑变了烧出来的,他惜似气命。 28、(明)陈贞慧《秋园杂佩》: 余家藏白定百折杯,诚茶具之最韵,为吾乡吴光禄十友斋中物,屡遭兵火,尚岿然鲁灵光也。 29、(明)袁宏道《瓶史》: 官、哥、象、定等窑佳瓶,皆细媚滋润,尤花神之精舍也。 30、(明)文震亨《長物志》: 白定笔格,有三山、五山、及卧花娃等式。笔筒之制,古白定窑竹节者最贵,然难得。定窑笔洗,有三箍洗、梅花洗、方池洗诸式。 31、(明)屠隆《考盘余事》: 有定窑印花长样如瓶,但口敞可以贮水者,有圆肚束口三足者。有定窑枝叶缠绕瓜壶,有蒂叶茄壶,有驼壶,可格笔。 32、(明)许次纾《茶疏》: 茶瓯,古取定窑免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 33、(明)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定窑鼎记》: 定窑鼎,乃宋器之最精者。……此鼎一至,诸品避席。自是海内评窑器者,必首推唐氏之白定窑鼎云。 34、(明)项元汴《历代名瓷图谱》: 宋紫定窑蟠虬壶,壶仿宣和博古图录中款式也,高低大小如图,其款制古雅,釉色紫倩,若烂熟葡萄,晶莹可喜,陈之燕几,用以簪花,最为上赏,余见于江右王府,无计得之,因写图厥状,以当屠门之嚼云。 35、(明)吕震《宣德鼎彝谱》: 渊黙堂御几陈设蚰龙耳大彛炉,仿定窑欵式,制极佳,陈设渊黙堂御几。 渊黙堂东书房御几陈设蚰龙耳大彛炉,仿定窑欵式,名覆祥云。陈设渊黙堂东书房御几。 渊黙堂西书房御几陈设蚰龙耳大彛炉,仿定窑欵式,名涌祥云。陈设渊黙堂西书房御几。 赐内府佛堂及天下名山寺院髙脚押经炉,仿宋定窑欵式,炼洋铜铸成,枣红色,共二百座。 (图文来源:陈氏定窑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