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墓镇以“桃”为笔 绘就产业发展新图景 |
|
|
孝墓镇位于曲阳县中部,辖区面积68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为主,光热条件好,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具备了桃子生长的最佳条件。近年来,孝墓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桃子种植,切实促进农业提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提篮叫卖”到“标准输出”,产业升级打破发展困局 三月桃花红,六月桃果香。孝墓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通过外引内育、优化品种、精细管理等方式,持续扩大桃树种植规模,全力打造全县“花果山”“后花园”。现有桃花峪、桃花谷、桃花泉、桃花坞、桃花岛5个区域共五千多亩桃地,共有中华寿桃、映霜红、蟠桃、黄桃等10余个品种,从6月份到11月份,陆续有桃子成熟,丰收期长达六个月。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依托桃花泉、桃花峪、桃花谷等6家省、市级农业园区,打造鲜桃、苹果、核桃种植基地,注册“山里雪”绿色有机品牌,申请“康寿仙桃”“农鲜岁”等绿色品牌,将仙桃送进保百、北国等大型商超,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孙家庄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柳树沟村被评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从“单一生产”到“三产融合”,产业链延伸激活价值蓝海 紧紧围绕“桃产业”发展,突出亮点,延伸发展链条,深挖特色孝道文化底蕴,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孝道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孝文化长廊,建设孝文化公园,绘制孝文化墙画,将定窑粗瓷展示、诗词楹联文化融入桃花场景,同时举办桃花节、桃王大赛等活动,为“桃经济”增添文化魅力。举办“孝美家庭”评选,引导村民孝亲敬老,传承美德,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开设“德孝课堂”,让孝道文化深入人心、代代相传。2025年,孙家庄村顺利通过上级复核,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孝墓镇积极探索“旅游+农产品+文化”线路,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形成“春赏桃粉、夏品桃香”的新发展模式。 从“靠天吃饭”到“人才支撑”,科技翅膀托举产业腾飞 在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孝墓镇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部门,邀请农业专家多次现场指导,按照“品种优质化、水肥一体化、防治无害化、果品品牌化”标准推动桃子科学化种植。同时挖掘种植大户、致富能手、引进农业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形成规模性、规范化、系统化桃产业种植管理。 成立西旦沟农民田间学校,采用以农民为中心的创新型教育培训模式,通过课堂学习、田间实践和实验等形式,让农业专家或农业技术人员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方向传授给农民们,提升农民们生产效率和果品产量。今年已开展“线上教学+线下实践+实训参观”等各类农民培训,累计培训180人余次。鲜果成熟期,通过天猫、快手、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电商销售渠道,不断加强产、供、销一体化,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 |